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成长环境(评论员观察)

  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问题意识,围绕企业成长周期完善梯度培育、要素保障、公共服务等机制,为“瞪羚”“独角兽”提供更优成长环境

  依据本地区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结合企业和产业的具体需求,提供“滴灌”式服务,才能加速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融合

  前不久,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布了2024年度“光谷瞪羚”企业名单,549家产业赛道新、技术水平高、成长速度快的企业榜上有名。截至2023年,“光谷瞪羚”企业中已涌现出23家上市公司、8家独角兽企业。跑出加速度的“光谷瞪羚”,折射出中国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的蓬勃活力。

  瞪羚企业是指那些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则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总估值10亿美元以上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瞪羚企业往往被视作独角兽企业的预备队,二者成长阶段和发展规模不同,但都是衡量地区经济活跃度、创新创业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促进“瞪羚”“独角兽”竞相涌现、茁壮成长,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动能。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位居全球第二。据统计,我国瞪羚企业数量已超过3.5万家,涉92个行业大类。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还存在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等阶段性问题。下一步,还应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问题意识,围绕企业成长周期完善梯度培育、要素保障、公共服务等机制,为“瞪羚”“独角兽”提供更优成长环境。

  发展迈入高质量阶段,“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帮扶政策,“边际效应”减弱,以精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培育新动能的优选。在江苏苏州,数字化管理平台收录了7万多家企业的资料档案,可以为企业精准画像、提供帮助。一家深耕高纯电子材料领域的企业,在瞄准“卡脖子”技术进行基础研究时面临研发压力,当地政府及时研判,协调资源,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协同技术攻关,不仅缓解了企业压力,还提高了产业链创新效率。可见,依据本地区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结合企业和产业的具体需求,提供“滴灌”式服务,才能加速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融合。

  有效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培育耐心资本。许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都处于科技发展前沿,具有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尤其需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撑。支持“长钱长投”、激励“长跑陪跑”,引导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新兴企业将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