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饥饿水平连续第三年居高不下,食物不足水平倒退15年,各国在消除饥饿方面进展严重不足,到2030年如期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困难。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恶化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等。
7月2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巴西二十国集团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工作组部长级会议期间正式发布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全球饥饿水平连续第三年居高不下,食物不足水平倒退15年,相当于2008年至2009年间水平。2023年有7.13亿人至7.57亿人食物不足,中位数高达7.33亿人,相当于全球每11个人中就有1个人食不果腹,非洲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面临吃饭难问题。各国在消除饥饿方面进展严重不足,到2030年如期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困难。
此外,因经济拮据而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是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人口面临的严峻问题。本年度报告运用全新的食品价格数据,并对评估方法加以改进,发现2022年共有超过28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这种差异在低收入国家中极为显著,无力负担健康膳食的人口比例高达71.5%,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6.3%。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北美洲及欧洲的这一数字已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而非洲的这一数字则大幅增加。
报告分析认为,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恶化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等。这些问题加上深层因素,例如健康膳食成本高昂、食物环境不利于健康和不平等现象持续存在,正在交织叠加,形成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
今年的报告选定“为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提供资金”作为主题,强调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多方联动、多点发力,积极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加强农业粮食体系建设,消除不平等,以及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并便捷获得健康膳食。报告呼吁加大融资力度,提升融资成本效益,并明确对粮食安全和营养领域融资进行标准化定义。
最亟需扩大融资的国家往往面临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在报告分析的119个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中,约有63%的国家掌握的融资渠道有限或尚可。此外,74%的国家受到一项乃至多项加剧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困扰。各方协调配合,努力调和数据、提高风险容忍度、加强透明度,可为填补资金缺口以及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奠定重要基础。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眼下,我们距离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截止期限只剩不到6年时间,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刻不容缓。粮农组织坚定致力于支持各国努力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实现粮食安全。我们将与包括二十国集团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在内的各方伙伴形成多方协作、多策并举的强大合力,顺应发展需求,大力推动变革。我们必须精诚团结,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深化相关领域合作,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更有效抵御未来挑战,构建更美好世界。”
发表评论